多米体育经过40年的发展,深圳在中国内地三大金融中心的地位基本确定,仅次于北京、上海。2020年上半年,深圳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16.2%,税收占比约四分之一,成为深圳的支柱型产业之一。在最新一期GFCI“全球金融科技中心”排名中,深圳位列全球第6名。金融文化中心的建设是对深圳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以来城市变革和金融发展的总结回顾,也是以金融为中心,带动文化与科技创新的一次软硬件升级,助力深圳迈向金融文化建设新纪元。设计聚焦深圳金融发展,以光作为媒介多米体育,塑造空间,为市民创造新的精神殿堂。
回顾深圳特区成立40周年以来的金融发展历程,聚焦金融大事件,展望以金融带动科技和文化产业创新的未来。作为城市金融文化新客厅,深圳金融文化中心具有里程碑意义。
文化类建筑通用的建筑手法一般考虑开放性、多元化、生态性、大跨度空间几个方面,作为设计必备要素。我们认为金融文化中心应不止于此。因此,我们赋予金融文化中心情感多米体育,承载深圳人民的过往记忆,赋予其时代精神内核,使其成为市民新的精神殿堂。
本案地处深圳市经济中心福田区。面向重要城市展示面,深南大道金融轴线。毗邻“山海通廊”,景观资源极佳。交通可达性高多米体育,便捷高效。金融文化中心、改革开放展览馆和国际演艺中心成”品“字形架构。
本案面宽90米,主次格局清晰。最大限度保留绿地,形成90米*90米方盒子。将建筑体量抬升,首层归还给城市。使基地西侧公园绿地与东侧礼仪广场实现联通。将金融国际交流平台(即主要会议功能)放置在地下,延伸至西侧绿地公园下方,并实现地上地下联通。金融博物馆平台和金融交易平台放置在漂浮的错动的体量当中,呼应东侧礼仪广场界面。花园层架空,形成视线通廊,和建筑内部微气候。聚焦时代精神、大众记忆、文化情感三个意向,置入建筑这样一个容器当中。概念具象而来的空间成为建筑物的通高内核空间,实现各功能的竖向联通。四个斜向核心筒作为主要结构支撑多米体育,打造大跨无柱空间。下沉庭院上下分别连接各目的楼层和地铁站厅,东西可分别通向改革开放展览馆和会议中心,实现全方位立体贯通。景观丰富公共空间,连接周边自然资源。
光影交错的通高中庭成为建筑的精神核心。螺旋向上的流线连接各个功能多米体育,丰富参观体验。
本项目建筑形式特殊,采用混合筒体+悬挂外框的结构形式。上块间仅通过核心筒和中部锥体联系,产生悬浮的视觉效果,不设置额外的室内落地柱。倾斜核心筒分布于四边,两两垂直,建筑室内空间呈现为灵活大跨空间。
金融文化中心作为一个百年建筑,应赋予其文化的厚重感。因此,建筑立面材料选用白色天然花岗岩,美观典雅、整齐耐用。镶嵌其中的LED屏幕,可作为信息的载体,展示金融业态的生动形象。
设计团队:李猛、孙頔、Patrick Euler、朱晶京、曾怡、范云舟、陈逸帆、范昶、李晓昕